生活中的科學EP19-雙股螺旋結構(DNA)
大家好我是浣熊老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製作的模型十分特別,是每個人身體中都有的物質,它就是去氧核醣核酸,也就是大家一般俗稱的DNA!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能夠儲存生物體內的遺傳資訊,並將它們傳遞給下一代,是生物在繁衍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NA主要由「雙股螺旋結構」組成,長得就像是兩個圍繞在一起的旋轉樓梯。
今天浣熊老師要帶大家使用積木來創造出DNA的雙股螺旋結構,現在就讓浣熊老師一步步教大家如何製作吧!
◆ 組裝步驟
第一步我們要來做出DNA的骨架,需要使用到7孔軟性扁長條以及短結合鍵(圖一),依照圖示使用短結合鍵將四根7孔軟性扁長條連接在一起(圖二),完成兩個部件A的製作。
第二步我們要做出DNA中間的鹼基對,需要使用到5孔長條側有孔以及長結合鍵(圖三),依照圖示將長結合鍵安裝在5孔長條側有孔的左右兩側(圖四),完成十二個部件B的製作。
第三步我們要將DNA的鹼基對連接在一起,以穩固模型的結構,需要使用到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圖五),依照圖示使用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將十二個部件B結合在一起(圖六)。
第四步我們要連接DNA的骨架以及鹼基對,首先依照圖示將部件A安裝在最下方的部件B上,接著每隔三公分(跳過一個孔洞)便將它與下一個部件B結合(圖七),依此類推以螺旋的方式逐步向上組裝,將部件A與十二個部件B結合在一起,完成雙股螺旋結構中的其中一股(圖八),可以看到已經有螺旋的形狀囉!
第二個部件A也是每隔三公分就與部件B結合(圖九),當部件A都與十二個部件B結合後,雙股螺旋的結構就完成囉,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部件C(圖十)。
若是要將模型用於靜態展示,我們只要將部件C架高再與20×30大底盤進行結合即可,需要使用到3孔超長條以及長結合鍵(圖十一),依照圖示將它們安裝在部件C的其中一側(圖十二)。
完成後依照圖示將模型安裝在20×30大底盤的上方,便能夠做為靜態展示的模型使用(圖十三)。
而若是要將模型用於動態展示,可以接續下列的步驟進行組裝:
第五步我們要在部件C的上方與下方各安裝一根軸,需要使用到60T齒輪、60mmⅡ軸、30mmⅡ軸以及軸轉接器(圖十四),依照圖示將零件組裝成部件D以及部件E(圖十五)。
接著依照圖示分別將部件D以及部件E安裝在部件C的兩側(圖十六)。
第六步我們要加上馬達,讓模型能夠進行轉動,需要使用到4.5V單孔開關電池座、40倍馬達盒、5孔超長條底無孔、5孔長條、3孔超長條、70mmⅡ軸、渦桿以及長結合鍵(圖十七),依照圖示將零件組裝成部件F以及部件G(圖十八)。
接著依照圖示分別將部件F以及部件G安裝在20×30大底盤的上方(圖十九),完成後再將部件E的60mmⅡ軸插入部件F的5孔長條當中,並確保60T齒輪與渦桿彼此相互嚙合(圖二十)。
第七步我們要加上支架,讓模型在轉動時能夠更加穩固,需要使用到5×15孔長方框、15孔超長條以及長結合鍵(圖二一),依照圖示將零件組裝成部件H(圖二二)。
最後依照圖示將部件H安裝在20×30大底盤的上方,並確保30mmⅡ軸穿過15孔超長條(圖二三),動態展示的模型就完成囉。
◆ 模型操作
動態展示模型的操作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4.5V單孔開關電池座的開關打開,便能夠讓雙股螺旋結構進行轉動(影片一、二),看著它緩慢轉動的樣子,是不是讓人不禁讚嘆生命的奧妙之處呢?除了用於生物教學外,也可以將模型做為家中的擺飾哦!
◆結語
這次浣熊老師製作了一個DNA的模型,能夠用來模擬雙股螺旋的結構,除了DNA之外,智高積木還可以用於模擬分子的結構,如水分子(H2O)便是由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組成(圖二四),你可以試著使用積木模擬出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元素,並將它們組成各式各樣的分子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幫浣熊老師大力分享出去,我們下次見囉,拜拜!
◆科學原理:
去氧核糖核酸(DNA)是我們身體裡的特別分子,它就像一個生命的「說明書」或「藍圖」,可以記載身體所需的資訊,並告訴細胞該如何運作、長大、修復。
DNA主要由四種小分子(又稱為鹼基)組成,分別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以及鳥嘌呤(G),其中腺嘌呤(A)只會與胸腺嘧啶(T)結合形成鹼基對,而胞嘧啶(C)則只會與鳥嘌呤(G)結合形成鹼基對。
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更為正確的模型進行說明(圖二五),由於腺嘌呤(A)只會與胸腺嘧啶(T)結合,因此黃色的正方顆粒都是與紅色的正方顆粒結合在一起;同理,胞嘧啶(C)只會與鳥嘌呤(G)結合,因此藍色的正方顆粒都是與綠色的正方顆粒結合在一起,透過這兩種鹼基對的排列組合,便能夠決定每個人的身體特徵,例如性狀、髮色、身高,甚至是一些健康特質等。
◆課綱參考:
自 S-U-B3 透過了解科學理論的簡約、科學思考的嚴謹與複雜自然現象背後的規律,學會欣賞科學的美。
tm-Ⅱ-1 能建立簡單模型的概念,並能理解形成自然界實體模型的特性,進而與其生活經驗連結。
生 A-IV-2 機構與結構的應用。
◆參考資料:
Please sign in to v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