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浣熊老師,臺灣位處熱帶與副熱帶高壓之間,因此每到夏天,梅雨及颱風就會為臺灣帶來豐沛的雨水,如果不想被淋成落湯雞的話,就需要養成隨身攜帶雨傘的好習慣唷。
雨傘是一種能夠遮蔽雨水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唐朝的油紙傘,由竹子製做傘骨,並使用浸泡過桐油的紙張做為傘布。隨著時代的演進,雨傘的耐用度與功能也跟著提升,除了使用金屬傘骨和塑膠傘布之外,還發展出可摺疊、自動收傘等功能,現在就讓浣熊老師一步步教大家如何製做雨傘吧!
◆組裝步驟
第一步我們要來製做雨傘的上巢與傘頂,需要使用到30 mmII軸以及45度多向結合器(7445-W10-A1S)(圖一),將它們依照圖示結合在一起(圖二)。
第二步要來製做雨傘的傘骨,主要使用到關節鍵、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以及15孔超長條 (圖三),將它們依照圖示組裝成部件A,我們的雨傘一共有六根傘骨,因此部件A一共需要製做六個(圖四)。
接著我們要把傘骨與上巢做結合,將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安裝在45度多向結合器的六個凸點上(圖五)。
第三步要來製做雨傘的中棒,需要使用軸轉接器、三孔長條和150 mmI軸(圖六),將零件依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