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學EP20-遨遊飛龍(凸輪玩具)

生活中的科學EP20-遨遊飛龍(凸輪玩具)

大家好我是浣熊老師,大家有玩過凸輪玩具嗎?凸輪玩具顧名思義是使用了凸輪的機構,只要轉動轉軸,便能夠讓玩具產生意想不到的運動效果。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使用積木來創造出一個名為遨遊飛龍的凸輪玩具,只要打開開關就會產生上下搖擺的效果,就像是真的龍在飛舞哦!

凸輪玩具範例

現在就讓浣熊老師一步步教大家如何製作吧!


◆ 組裝步驟

第一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右上方支架,需要使用到11孔長條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5孔超長條底無孔3孔超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圖一),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三個部分(圖二),最後將它們互相結合,完成部件A的製作(圖三)。

(圖一)
(圖二)
(圖三)

接著需要使用到5×5孔正方框3孔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圖四),依照圖示將零件結合在一起(圖五),並先將它放在一旁。

(圖四)
(圖五)

再來需要使用到5孔長條以及長結合鍵,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兩個部分(圖六),並將它們安裝在上一步組好的零件上,完成部件B的製作(圖七)。

(圖六)
(圖七)

最後我們依照圖示將部件A部件B結合,並將完成後的部件定義為部件C,也就是遨遊飛龍的右上方支架(圖八)。

(圖八)

第二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右下方支架,需要使用到5×5孔正方框5孔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圖九),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兩個部分,最後將它們互相結合,完成部件D的製作(圖十)。

(圖九)
(圖十)

接著需要使用到5×15孔長方框5孔長條3孔長條3孔超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圖十一),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兩個部分(圖十二),最後將它們互相結合,完成部件E的製作(圖十三)。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最後我們依照圖示將部件D部件E結合,並將完成後的部件定義為部件F,也就是遨遊飛龍的右下方支架(圖十四)。

(圖十四)

第三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右側轉軸,需要使用到150mmⅠ軸3孔圓角長條雙孔圓角長條(7427-W10-A1S)60T齒輪以及長結合鍵(圖十五),依照圖示使用長結合鍵3孔圓角長條以及雙孔圓角長條結合成四個部件(圖十六),這四個便是模型中的凸輪

(圖十五)
(圖十六)

接著依照圖示將60T齒輪安裝在150mmⅠ軸的右側,並將150mmⅠ軸插入部件F,同時先將兩個凸輪安裝定位(圖十七),在組裝時需要留意凸輪的安裝角度,每個凸輪都要與前一個相差45度(圖十八),這樣才能讓飛龍產生上下搖擺的效果。

(圖十七)
(圖十八)

150mmⅠ軸完全插入後,便能夠將剩下的兩個凸輪安裝定位,同樣需要留意安裝的角度(圖十九),完成之後就可以來測試凸輪的效果,當用手轉動150mmⅠ軸時,觀察四個凸輪是否會依序出現高度的變化(影片一)。

(圖十九)
(影片一)

第四步我們要結合右上方支架以及右下方支架,依照圖示將部件C部件F結合在一起(圖二十),完成右側支架的製作,我們將它定義為部件G

(圖二十)

第五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左上方支架,需要使用到11孔長條3孔超長條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5孔超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圖二一),依照圖示將零件互相結合,完成部件H的製作(圖二二)。

(圖二一)
(圖二二)

接著需要使用到5×5孔正方框3孔長條以及長結合鍵(圖二三),依照圖示將零件結合在一起,並先將它放在一旁。

(圖二三)

再來需要使用到5孔長條5孔超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三個部分(圖二四),並將它們安裝在上一步組好的零件上,完成部件I的製作(圖二五)。

(圖二四)
(圖二五)

最後我們依照圖示將部件H部件I結合,並將完成後的部件定義為部件J,也就是遨遊飛龍的左上方支架(圖二六)。

(圖二六)

第六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左下方支架,需要使用到5×10孔長方框5孔長條3孔超長條3孔長條長結合鍵以及短結合鍵,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三個部分(圖九),最後將它們互相結合,完成部件K的製作(圖二八)。

(圖二七)
(圖二八)

第七步我們要來做出遨遊飛龍的左側轉軸,需要使用到150mmⅠ軸3孔圓角長條雙孔圓角長條(7427-W10-A1S)20T齒輪10T鍊輪以及長結合鍵(圖二九),依照圖示使用長結合鍵3孔圓角長條以及雙孔圓角長條結合,同樣完成四個凸輪(圖三十)。

(圖二九)
(圖三十)

接著依照圖示將10T鍊輪插入150mmⅠ軸的右側,在安裝時需預留0.5公分的空間,用於連接右側轉軸,且同樣需要確保凸輪的角度與前一個相差45度(圖三一)。

(圖三一)

最後將150mmⅠ軸插入部件K,並將20T齒輪插入150mmⅠ軸的左側,完成左側轉軸的安裝(圖三二),接著同樣可以來測試看看,凸輪在轉動時是否出現連續的高度變化(影片二)。

(圖三二)
(影片二)

第八步我們要結合左上方支架以及左下方支架,依照圖示將部件J部件K結合在一起(圖三三),完成左側支架的製作,我們將它定義為部件L

(圖三三)

第九步我們要結合左側支架以及右側支架,依照圖示將部件L部件G結合在一起(圖三四),轉軸的部分則是使用10T鍊輪來連接兩根150mmⅠ軸,這樣支架的部分就完成啦(圖三五)。

(圖三四)
(圖三五)

最後我們可以使用二合一結合鍵,依照圖示將它安裝在左右支架的中間(圖三六),用於進行結構上的加固。

(圖三六)

完成支架後,我們可以再檢查一次八個凸輪的安裝角度是否都相差45度,尤其是最接近10T鍊輪的兩個凸輪。在轉動轉軸時,八個凸輪需要依序產生高度的變化(影片三)。

(影片三)

第十步我們要來製作飛龍的身體,前段的部分需要使用到5孔圓角扁長條(7443-W10-C1W)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30mm軸扣鍵(7413-W10-U1S)100mmⅡ軸以及軸固定鍵(圖三七)。

(圖三七)

首先依照圖示將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以及30mm軸扣鍵安裝在兩根5孔圓角扁長條之間(圖三八),接著將100mmⅡ軸由上而下插入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並在下方約2公分處安裝軸固定鍵,完成部件M的製作(圖三九)。

(圖三八)
(圖三九)

中段的部分需要使用到5孔圓角扁長條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30mm軸扣鍵100mmⅡ軸以及軸固定鍵(圖四十),由於中段的部位有兩個,因此需要準備兩份材料。

(圖四十)

首先依照圖示將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以及30mm軸扣鍵安裝在兩根5孔圓角扁長條之間(圖四一),接著將100mmⅡ軸由上而下插入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並在下方約2公分處安裝軸固定鍵,完成部件N的製作,並以此步驟再做出一個部件N,總共需要兩個部件N(圖四二)。

(圖四一)
(圖四二)

後段的部分需要使用到7孔圓角扁長條(7404-W10-C3W)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30mm軸扣鍵100mmⅡ軸上弦顆粒3孔1/4弧長條以及軸固定鍵(圖四三)。

(圖四三)

首先依照圖示將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以及30mm軸扣鍵安裝在兩根7孔圓角扁長條之間,並在後方安裝上弦顆粒3孔1/4弧長條(圖四四),接著將100mmⅡ軸由上而下插入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並在下方約2公分處安裝軸固定鍵,完成部件O的製作(圖四五)。

(圖四四)
(圖四五)

第十一步我們要來安裝身體,依照圖示將部件M、兩個部件N以及部件O安裝在支架上(圖四六)。

(圖四六)

接著我們需要使用到20T齒輪(圖四七),依照圖示將20T齒輪安裝在100mmⅡ軸下方,用於固定身體部件,並增加與凸輪的接觸面積(圖四八)。

(圖四七)
(圖四八)

完成20T齒輪的安裝後,我們可以再微調凸輪的位置,確保3孔圓角長條位於20T齒輪正下方(影片四),這樣才能讓凸輪在轉動時能夠順利將20T齒輪頂起(影片五),產生最好的搖擺效果。

(影片四)
(影片五)

第十二步我們要將飛龍的身體連接起來,需要使用到5孔圓角扁長條(圖四九)。

(圖四九)

5孔圓角扁長條安裝在身體兩側,與30mm軸扣鍵進行結合(圖五十),當八個5孔圓角扁長條都安裝上去後,飛龍的身體就大功告成囉(圖五一)!

(圖五十)
(圖五一)

現在我們可以來進行最後一次測試,可以看到當轉軸旋轉時,飛龍的身體會呈現如波浪一般高低起伏的效果(影片六)。

(影片六)

第十三步我們要製作飛龍的四肢,需要使用到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手部以及120度梯形結合器(7432-W10-B1W)(圖五二),依照圖示將零件組裝成部件P以及部件Q(圖五三),並以此步驟再做出一組部件P以及部件Q,總共需要兩個部件P部件Q

(圖五二)
(圖五三)

接著依照圖示將部件P以及部件Q安裝在飛龍的身體兩側(圖五四、五五),你可以把四肢調整成自己喜歡的角度,讓它看起來更加逼真唷。

(圖五四)
(圖五五)

第十四步我們要製作飛龍的頭部,需要使用到6凹正方顆粒3孔長條側有孔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3孔1/4弧長條二合一結合鍵、貼上眼睛靜電貼紙的短紙卡固定鍵短結合鍵三角錐顆粒以及120度梯形結合器(圖五六),依照圖示將零件組裝成部件R(圖五七),完成頭部的製作。

(圖五六)
(圖五七)

接著依照圖示將部件R與身體前段的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進行結合(圖五八),完成頭部的安裝。

(圖五八)

第十五步我們要安裝遨遊飛龍的動力機構,需要使用到5×5孔正方框5孔長條2凸單孔轉向結合器以及4.5V單孔開關電池座,依照圖示將零件組合成兩個部分,並先將它們放在一旁(圖五九)。

(圖五九)

接著需要使用到40倍馬達盒3孔長條3孔長條側有孔長結合鍵27mm馬達短軸以及20T齒輪,依照圖示將零件結合在一起(圖六十),並和上一步組好的兩個部分結合,完成部件S的製作(圖六一)。

(圖六十)
(圖六一)

接著依照圖示將部件S安裝在右側支架,同時需確保20T齒輪60T齒輪之間互相咬合(圖六二),這樣才能將40倍馬達盒的動力傳遞到轉軸上。

(圖六二)

最後我們可以使用5×10孔長方框(圖六三),依照圖示將它安裝在右側支架的下方(圖六四),用於加固部件S以及右側支架

(圖六三)
(圖六四)

這樣我們就完成遨遊飛龍的模型囉(圖六五),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操作方式吧!

(圖六五)

◆ 模型操作

我們可以將4.5V單孔開關電池座的開關打開,帶動轉軸進行轉動,飛龍便會產生出遨遊天際的感覺(影片七、八)。此外,40倍馬達盒轉動的方向會影響凸輪抬升的順序,若是飛龍依照頭部➞身體中段➞尾巴的順序進行抬升,便會有向前遨遊的感覺;相反的,若是40倍馬達盒反向旋轉,讓飛龍依照尾巴➞身體中段➞頭部的順序進行抬升,看起來就會像是向後遨遊一樣,是不是非常酷呢!

(影片七)
(影片八)

◆結語

這次浣熊老師製作了一個遨遊飛龍的模型,能夠用來模擬龍的飛行運動,你也可以試著改良模型,將40倍馬達盒的動力傳遞到輪子上,讓飛龍在遨遊的過程中也能夠向前移動(影片九),增加模型在運作時的臨場感。除了飛龍之外,你也可以嘗試將這種機構應用在或是的擺動上,看看能不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仿生獸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幫浣熊老師大力分享出去,我們下次見囉,拜拜!

(影片九)

◆科學原理:

遨遊飛龍模型主要使用到的科學原理為凸輪機構,凸輪機構由可以旋轉的凸輪和可以活動的從動件組成,當凸輪進行轉動時,從動件便會因為凸輪的形狀變化產生對應的運動效果(影片十),此外,凸輪的形狀也十分多樣,常見的如蝸形凸輪或蛋形凸輪(圖六六)..等,你可以依照想要的運動效果選取對應形狀的凸輪。
凸輪機構能夠廣泛應用在玩具、工廠,甚至是引擎當中,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應用之一,若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於凸輪的介紹,可以點擊此連結

(影片十)
(圖六六)

◆課綱參考:

自 S-U-B3 透過了解科學理論的簡約、科學思考的嚴謹與複雜自然現象背後的規律,學會欣賞科學的美。

Eb-Ⅳ-1 力能引發物體的移動或轉動。

生 A-IV-2 機構與結構的應用。

#Gigo智高#學習實驗室#趣味實驗室#Gigo Lab


◆參考資料:

凸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4EhU83F7YM/

聊聊凸轮机构的原理_运动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由凸轮的回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推动从动件作规定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机构。尖端从动件能与任意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可实现任意运动,但尖端容易磨损,适用于…
L J’的史汀課 - 凸輪玩具
凸輪玩具(Automata Toy),是運用了簡單連桿與凸輪結構,來連動設計玩具。當你轉動玩具中的軸時,會帶動軸上的凸輪進行轉動,使得另一個構造進行上下、反復運動,你的玩具盒上的主角就會跟著動起來啦!

Please sign in to v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