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百寶箱 EP23] 仿真自行車!回味經典的童年回憶!

[創意百寶箱 EP23] 仿真自行車!回味經典的童年回憶!

大家好,我是樹懶老師!在這個系列中,樹懶老師將會分享一些積木創作,有些可能是複雜的機關設計,有些則是簡單的模型創作,讓你每次點開文章時就像打開了一個「創意百寶箱」,永遠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自行車(或稱腳踏車)是大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必定都體驗過的交通工具。起初,我們總是以為騎自行車是很簡單的事,但實際遊玩時才發現,想要保持平衡非常不容易,相信也有不少人跟樹懶老師一樣,小時候騎自行車卻玩到摔車的經驗吧~ 但隨著練習跟經驗的累積,我們終於能成功駕馭自行車,騎著它自由自在地穿梭公園,那份成就感真的無比巨大!

今天就讓我們透過智高積木C系列零件 ,搭配鍊條與電力馬達來製作一個仿真自行車!

0:00
/

★準備工作

零件清單

以下是模型所需要的材料清單。


★組裝步驟

  1. 將兩個8x12底盤組合,並將三個5x10孔長方框放置於圖示位置。

2. 接下來要放置馬達,其高度大約是輸出軸與5x10孔長方框第四格同樣的高度,但記得用70mm軸穿過長方框前,中間要先放上20T鍊輪喔!

3. 繼續完成前輪的機構,依照圖示位置放置兩個5x10孔長方框、20T鍊輪與70mm軸,請確保三個20T鍊輪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線上。

4. 將大約70個鍊條組裝成一個長條,套在三個20T鍊輪上,請確認三個20T鍊輪都有套上鍊條,並且鍊條沒有過長或過短。

5. 接著我們組裝裝上前輪與後輪,此時建議大家先手動旋轉,測試鍊條與鍊輪是否運作順暢,確認運作順暢後才執行下一步。

0:00
/

6. 以下是人物與車頭的範例模型,大家也可以自行設計。設計完後將其以5X13孔超長方框固定在右側的5X10孔長框方即可!

安全帽與頭部
身體與雙手
自行車龍頭
組合示意圖

7. 我們準備11孔長條、3孔超長條、5孔長條側有孔,中間以軸扣鍵連接,完成左右腿。

8. 在中間70mm軸的兩側放上曲軸,如圖所示。

9. 將左右腳分別套入左右兩側的曲軸,其孔位為5孔長條側有孔的第二個孔洞,如圖所示。

10. 最後放上兩個1.5V雙孔電池座,並用雙頭彈力電線連接到馬達上,就完成囉!


★玩法

將兩個3號電池裝入電池座中,就可以欣賞人偶賣力地踩著自行車囉!

0:00
/

你也可以在馬達的另一側加入一個鈴鐺與敲擊裝置,這樣自行車作動時還會敲擊鈴鐺發出聲音,更有擬真感!

0:00
/

★科學原理

本次使用到的科學原理為「鍊條」與「曲柄連桿」

鍊條是一個可以多個連接在一起的零件,通常會與鍊輪搭配,當鍊輪旋轉時,力量會透過鍊條,從一個軸傳遞到另一個軸上。由於鍊條上的每個鍊節都與鍊輪齒互相卡合,因此能保持穩定的傳動速度。

曲柄連桿機構是一個可繞固定軸作360度旋轉運動之連桿-曲柄(Crank),以及連接曲柄用以帶動相互間之運動者-連桿(Linkage)所組合而成。曲柄連桿機構可將旋轉運動轉換成往復運動,彷彿腳踩踏板一樣。


★後記

我們時常可以在動畫或電影看到,以學習自行車的過程做為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光。從跌倒、爬起到最後成功能獨自騎車,具體見證了一個孩子的成長。如今我們長大了,騎自行車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我們仍可透過積木模型,重溫當初努力學習、充滿成就感的那份回憶。

參考資料:

自行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滾子鏈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課綱參考:

tm-Ⅲ-1 能經由簡單的探究與理解建立模型,且能從觀察及實驗過程中,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綜-3.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自-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 探索自然。

身-中-2-2-2 綜合運用抓、握、扭轉、揉、捏的精細動作。

Please sign in to v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