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百寶箱 EP20] STEAM公園組-最簡單好上手的科學玩具!
大家好,我是樹懶老師!在這個系列中,樹懶老師將會分享一些積木創作,有些可能是複雜的機關設計,有些則是簡單的模型創作,讓你每次點開文章時就像打開了一個「創意百寶箱」,永遠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在我們設計的眾多模型中,雖然每一個都融合了創意與科學原理,但其實對於學齡前或是幼兒園的兒童,這些模型仍是略顯複雜,甚至在組裝時就會困難重重,進而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
為此,樹懶老師總是在思考:是否能設計出一種既簡單上手,又能啟發孩子創造力與理解科學原理的模型?於是決定以2公分積木為主軸,結合孩子最熟悉的公園主題,設計出這套充滿童趣與學習價值的STEAM公園組!

★組裝步驟
盪鞦韆
- 要製作一個可以前後擺盪的盪鞦韆,我們可以借用橡皮筋的彈力來完成!在組裝時可以像圖片所示,先將橡皮筋套在凸點上,再用另一側的積木將其固定。



2. 完成後就可以將其放在大底盤任意的位置上!

盪鞦韆玩法
前後推動座椅即可有擺盪感,融入了彈力與單擺原理。
翹翹板
- 為了實現翹翹板的旋轉功能,我們使用軸來連接積木,這邊要注意的是軸僅能穿過六凹顆粒,一般的正方顆粒是無法穿過的喔!


2. 完成後我們在左右兩側放上人偶,並將其放在大底盤任意的位置上!

翹翹板玩法
除了透過槓桿讓左右兩側翹起外,我們也可以在左右兩側放上如彈珠等小物件,體驗如天平的平衡功能!
溜滑梯
溜滑梯的原理相對簡單,我們使用三角顆粒來製作一個筆直的斜面即可!


溜滑梯玩法
將彈珠放置於上方,輕輕撥動即可順著斜坡往下!建議在底部放置一顆積木,可避免彈珠滑下後亂跑。
背景裝飾
- 為了營造出公園感,我們可以製作一些樹木模型作為裝飾,樹上有隻小鳥看起來更生動呢!


2. 增加一些背景圖能更有情境感,你可以找網路上找喜歡的公園圖片,將其黏貼於另一個大底盤上,放置於模型後方。


★科學原理
本次模型結合了多個科學原理,包括:「槓桿」、「平衡」、「斜面」、「彈力」、「單擺」
槓桿體現在翹翹板上,中間的支點使左右兩側可以上下晃動;而兩側必須重量相同才可以體現平衡原理,我們可以使用彈珠來模擬實驗。
斜面體現在溜滑梯上,透過斜面可讓物體安全地從高處到低處。你也可以試著增加或減少三角顆粒,改變斜面的斜度會有不同的效果!
彈力與單擺體現在盪鞦韆上,橡皮筋的彈力支撐懸空的座椅,以及單擺擺動時需要的動力。
★後記
我們往往會為了達到某種遊玩效果,而不斷去增加零件或是設計機構。雖然最終的效果達成了,但也導致模型變得過於複雜,孩子難以仿作我們的作品而感到挫折,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
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盡可能的簡化模型,保留改良的空間讓孩子們去發揮他們的創意!
參考資料:
溜滑梯:https://zh.wikipedia.org/zh-tw/滑梯
盪鞦韆:https://zh.wikipedia.org/zh-tw/秋千
翹翹板:https://zh.wikipedia.org/zh-tw/蹺蹺板
課綱參考:
tm-Ⅲ-1 能經由簡單的探究與理解建立模型,且能從觀察及實驗過程中,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綜-3.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自-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 探索自然。
身-中-2-2-2 綜合運用抓、握、扭轉、揉、捏的精細動作。
Please sign in to vote.